搜索

资讯详情

返回
祝贺!中科院物理所胡勇胜团队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
2022年11月24日
阅读(358)
类型:产业观察
 

文 |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


11月23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关于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,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申报项目《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材料构效关系研究》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,该项目团队成员包括:胡勇胜、陆雅翔、容晓晖、肖睿娟 、禹习谦、谷林、李泓、黄学杰、陈立泉。


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化学电源,不仅原材料不存在资源约束问题,同时具备安全性、高低温性能以及大倍率充放电性能,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明显,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、低速电动车等应用领域,有望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和有效替代。


与锂离子电池相比,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略低,钠离子电池应用于储能电站,虽然增加了安装设备及用地的成本。但是由于钠离子电池在充放循环中不用担心过放电的问题,放电深度可达100%,其实际可用容量近乎等于标称容量。另外,由于钠离子电池的温度适应性较宽,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辅助耗能进一步降低。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,钠离子电池储能还可以通过电池结构和工艺创新设计,降低制造、运维和电池组替换成本,从而降低整个储能电站的度电成本。